背景
2021年6月7日,為落實國務院相關部署要求,推進能源領域5G應用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、網信辦、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編制了《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》。對于“智能煤礦+5G" ,方案提出,建設煤礦井上井下5G網絡基礎系統,搭建智能化煤礦融合管控平臺、企業云平臺和大數據處理等基礎設施,打造“云-邊-端"的礦山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。利用5G的高速率,低時延、大連接、高可靠等特性,開展井下巡檢和安防、無人駕駛等系統建設和應用,探索智能采掘及生產控制、環境監測與防護、虛擬交互等場景試點應用,促進智能煤礦建設。
礦用(5G)通信系統由:融合業務管理平臺、5/4G 一體化核心網系統、5/4G -體化網管系統、5G地面網關、地面萬兆光交換機、5G地面一體化基站、井下礦用本安型5G融合基站、井下礦用本安型4G融合基站、礦用隔爆型5G基站控制器、隔爆兼本安型穩壓直流電源、礦用本安型交換機、礦用本安型5G手機、光纜等組成。
特點
1、一臺站
本安型5G礦用系統在煤礦井下僅有一種站型- 5G礦用本安型基站,實現煤礦井下一臺站并且基站體積小重量輕,搬移及安裝方便。
2、一體化
一臺5G礦用本安型基站同時融合了并下4G通信、5G通信、定位、應急廣播三大井下功能。
3、端到端
一臺礦用小型化核心網,既支持4G也同時支持5G,從礦用核心網到礦用終端,形成一個完整的5G礦用寬帶通信專用網絡,實現了礦用通信網路專網專建、專網專用,大幅提高了煤礦生產效率。
4、一張網
5G礦用本安型基站可復用煤礦井下已有工業以太環網,確保了系統僅有-種網絡結構,5G礦用本安型系統可與煤礦井下4G、定位、廣播、監測監控等系統有效融合和兼容,使得設備維護更為簡單和便捷。
優勢
1、先進性
(a)礦用專網可以與運營商公網互聯互通
(b)一網,一站,- -平臺,融合井下三大系統,使得礦山生產管理更有效率
(c)高度集成的井下本安5G融合基站,功耗低,體積小,重量輕,部署快捷
2、系統指標
(a)基站傳輸速率: 1.2Gbps
(b)基站井下站間距: 1km
(c)基站井上覆蓋半徑: 5km
(d)系統用戶容量: 10000
(e)定位標簽待機時長: 720h
(f)定位精度: 30cm
3、創新性:礦用本安型礦用5G基站系統
(a)5G融合基站
(b)兼容已有的4G系統
(c)可同時支持5G. 4G、定位、應急廣播
4、經濟性
(a)5G融合礦用通信系統同時具備:井下通信,人員定位,礦用廣播三大井下系統,性價比遠遠高于單一系統單獨建設方案
(b)井下可以根據需求,先全礦部署4G融合通信系統,設備密集區域部署5G礦用融合通信系統
(c)未來再根據礦井生產發展需要,全礦平滑升級到5G,投資節奏可控,規劃長遠,務實建設
注冊地址:濟南市槐蔭區無影山中路268號恒生望山5-1520
生產地址:濟南市天橋區藍翔中路30號時代總部基地4期G11號樓104
公司電話:0531-88763825
手 機:17615860195 (單經理) 17615865792 (武經理)
技術支持:0531-88763825
傳 真:0531-88763825
微信掃一掃 | 移動端 |